本书站在互联网安全理论与实战的前沿,分别从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产业、保障、技术等四个角度为读者透析2018年中国及全球互联网安全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可供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研究人员、网络安全领域企业管理与技术研发人员,以及对网络空间安全感兴趣的自学者参考。
1、网络安全研究的内容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2、互联网安全技术?在目前的安全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识别技术,而这些识别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用户来证明:你就是你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的技术已经落后,变的不再安全,也就是说,可以有其他人来冒充你。今天,回龙观北大青鸟主要就来分析一下,在目前的市场领域上的各种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各自的优劣情况。指纹识别的极限目前最为通用的两种指纹识别方式的基础原理是超声波和电容。
尤其是在阴雨绵绵的夏天,或者在用户刚刚沐浴之后。虽然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都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指纹支付,但是根据指纹识别几位行业大佬提供的数据,接近5%的人天生就是这种身份识别方式的“克星”,例如,有的人手指天生指纹非常浅,有的人会神经性地出汗,而有的人手指极为干燥。